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Cu(OH)2
  △  
.
 
CuO+H2O.A、B、C、D、E 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E
 

(2)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有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红褐色沉淀B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E为酸化后的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沉淀,因此沉淀E为不溶于酸的沉淀,可推断为氯化银,结合反应框图可知,A溶液中含Cl-;而A与NaOH反应Fe(OH)3红褐色沉淀,所以A溶液中含有Fe3+;综上所述,物质A为氯化铁溶液;
据此,可根据反应框图完成对其它物质的推断.
解答:解:(1)根据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的性质,由物质C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铁加热后的产生,可推断C为氧化铁;氧化铁与CO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金属单质铁和二氧化碳,则物质D为铁;因此,物质A为氯化铁,B为氢氧化铁,C为氧化铁,D为铁,E为氯化银;
故A、FeCl3;B、Fe(OH)3;AgCl;
(2)A→B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是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3)由C转化为D为高温下CO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故答案为(1)A、FeCl3;B、Fe(OH)3;E、AgCl;(2)FeCl3+3NaOH═Fe(OH)3↓+3NaCl;(3)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根据特殊的现象或特殊的反应或特殊的物质颜色,找到推断类题的解决突破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Zn
B、H2
C、2NO
D、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10g 高锰酸钾,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称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年为 9?36g.
计算 
(1)制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 )9?36g  固体剩余物中含有那些物质?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Na2FPO3),是牙膏常用添加剂之一,实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龋齿效果较好.
请据图回答:(2、3、4题要求列式计算)
(1)单氟磷酸钠中F为-1价,则该药物中磷的化合价为
 

(2)求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3)求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
(4)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橡皮塞上的铜丝可以上下推拉,且铜丝下连着的塑料网中装有某固体A,锥形瓶中装有某液体B.
(1)实验室制取O2:推动铜丝,将A中的固体伸入到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也可以制取O2,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填序号)
A.都要加热                     B.都用MnO2作催化剂
C.反应基本类型相同             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都是混合物
(2)制取H2:A 中装的是锌粒,则B中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
(3)实验室制取CO2:铜丝上下拉、推起到的作用是
 
,不能用铁丝代替铜丝的原因是
 
.要检验生成物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8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32g水中,配成溶液,计算:
(1)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用该溶液来中和某化工厂的废硫酸(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求可以中和的硫酸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0g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市售的“脑白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25H50COOH.
①计算“脑白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多少克“脑白金”中含有156克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污染空气的三种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