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 | 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 |
C. |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
D. | t1℃时,50g水中加入30g丙充分溶解后形成丙的不饱和溶液 |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可得知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正确;
C、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因此,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因析出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因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且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仍大于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判断,降温至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C正确;
D、在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50g水中加入30g丙充分溶解后形成丙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了解溶解度概念的含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交点的含义,即可结合题意灵活解答,难度不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们共表示三种元素 | B. |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 | ||
C. |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 D. | 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展燃煤发电 | B. | 研究新能源汽车 | ||
C. | 禁止焚烧秸秆 | D.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性质与用途 | B能源与环境 |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用作干燥剂 |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
C物质的鉴别 | D营养与健康 |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 | 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人体缺钙--甲状腺肿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铝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 |
B. |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则中和反应一定放热 | |
C. |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沉淀产生,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