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华同学围绕“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①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②确保实验成功还要做到_____(写一点);
(2)(实验探究)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 | 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的火星四射 | 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 |
实验2: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 |
实验3:取_____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_____ |
(拓展延伸)他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所以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ml。
【答案】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下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等 直径0.20mm,含碳>0.32% 明显火星四射 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 1/5或21% 350或349.4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①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保证实验的成功;
②确保实验成功还要做到:下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
(2)
实验 | 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的火星四射 | 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 |
实验2: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 |
实验3: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明显的火星四射 |
他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解:设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x。
水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空气有1/5体积时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 则x=350mL;
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350m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看到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______.
(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是有水和空气存在。
对比实验的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对比甲和乙——水B.对比甲和丁——水
C.对比甲和丙——空气D.对比乙和丙——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时,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黄铜样品(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参加反应的锌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若要使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5)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稀硫酸,则需要浓硫酸的的质量为_____。
(6)若工业上用含Cu2S 80%的辉铜矿111t(炼制过程中辉铜矿的损失率为20%),能炼出上述黄铜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64 | 0 | 1 |
T 时刻的质量(g) | 4 | m1 | m2 | m3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0 | m4 | 37 |
A.4+m1=m2+m3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C.16:64=4:m1D.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Na2Cr2O7、Na2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Na2Cr2O7大于Na2SO4
B.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
D.30℃时,将210g 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150g Na2Cr2O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当氧化钠( Na2O)和过氧化钠( Na2O2 )质量相等时,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已知某化学反应2A+B=3C,若10gA 与6gB充分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5g ②6g ③8g ④10g ⑤16g ⑥l8g
(3)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与12.8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5.6g 一氧化碳和7.2g 水,且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提示:化学式请按照CHO的顺序书写)
(4)现有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来混合物中的氯酸钾质量相同,求所得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用铝镓合金进行水分解制氢的新工艺,请回答:
(1)铝镓合金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铝镓合金比纯铝的硬度_____(填“大”或“小”),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填化学用语)。
(2)3个氢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该工艺若生成1g氢气,则同时生成____g氧气,其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此工艺实现了____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3)地壳中含量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图中,氧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是_____(填化学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