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猜想___成立 |
(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进行改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共同体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CH4),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是混合物 B. 加压使之液化,其分子间的间隔不变
C. 它充分燃烧会生成H2O和CO2 D. 它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学区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实验室炼铁的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B. 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C. 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D. 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学区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原子 ___________;(2)氧化铝_____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4)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情况中,铁钉容易生锈的是( )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蒸馏水中 C. 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D. 浸没在植物油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B. 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