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学校化学实验室新购买了浓硝酸、乙醇、氢氧化钠.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乙醇;
(2)从物质存放的角度看:
①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3$\frac{\underline{\;光照\;}}{\;}$2H2O+4N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O2,故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②氢氧化钠易潮解,并跟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需密封保存.

分析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2)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解答 解:(1)乙醇中含有碳元素,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2)从物质存放的角度看:
①由化学方程式:4HNO3$\frac{\underline{\;光照\;}}{\;}$4X+O2↑+2H2O,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X的化学式为 O2
②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乙醇(或C2H5OH、酒精)(2)①O2②CO2(或二氧化碳)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氢氧化钠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的一部分:
每100g 含有营养成分糖类7.6g201mg
油脂7.8g18.2mg
蛋白质7.4g30.8mg
维生素C18mg8.1mg
(1)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能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元素是钙.
(2)表中钙、镁、钠、锌应理解为C(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3)维生素C可溶于水,向其水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维生素C水溶液的pH<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所以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C.将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正常雨水pH=5.6的原因.
(2)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工业上可用氯气(Cl2)和烧碱反应制备次氯酸钠,同时生成氯化钠和一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取用稀硫酸:取出一部分溶液后,导致浓度降低
B.配制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浓度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冷却至室温即可打开弹簧夹,导致进水偏少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鱼的生长与水中溶氧量密切相关,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3m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将14.4g的过氧化钙加和装有1000L水中的鱼缸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1L=1000ml=1000cm3
(1)计算生成氧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2)通过计算判断:
①生成的氧气完全溶于水时,鱼缸中的溶氧量是否达到最低要求?
②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7g,鱼缸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是否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春节期间某地的一个小区里,一个男孩将点燃的鞭炮扔进窖井中,几秒钟后发生爆炸,造成一女童当场死亡.下面是几位九年级的学生对这件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急剧的燃烧就会引发爆炸
B.男孩扔进窖井中的鞭炮引发了天然气管道的爆炸
C.鞭炮引爆了窖井中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沼气等可燃气体
D.窖井空间太小,使得鞭炮爆炸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同学为了探究酶活性要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A、B、C3只试管;         
②分别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
③向3只试管中滴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④把A放入70℃热水、B放入冰水、C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静置5分钟;
⑤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
⑥比较三只试管颜色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跟温度的关系.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还可以改进,应该把第③的步骤移到⑤的步骤后面,他的理由是碘受热会升华.
(3)乙同学实验后发现只有C试管不变蓝,AB试管都变蓝,于是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强.你觉得乙同学的实验还有需要改进的吗?在37℃附近多设几个温度的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反应前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g
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3)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红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氧化亚铜和铜.
(4)表达交流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