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

(1)制取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含有的各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9.6g (2)KCl、14.9g 二氧化锰、2g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制取氧气的质量=26.5g-16.9g=9.6g(2)由于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表示氯酸钾全部分解,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前后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16.9g中含二氧化锰和氯化钾2种物质,根据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中KCl与O2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KCl的质量,进而求出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设KCl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149:96=x:9.6g

X=14.9g

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16.9g-14.9g=2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些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C为固体,B、D、G、M都是氧化物,H是地壳中含量第四的元素组成的单质。M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_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D物质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__

(2)(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成立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_

猜想三成立

(3)(反思与评价)①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

②还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l2的存在。

(4)(拓展应用) 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同时生成+2价的锰的氯化物和另一种常见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除了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还可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请分别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请回答:

(1)写出标出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收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干电池的锌皮和白醋混合来制取氢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氢气和氮气做原料制得氨气,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________。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上做上记号五等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F的化学式:____

(2)写出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边为甲()与乙( )反应生成丙( )的微粒数变化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一定是氧化物 B. 右框图的物质是纯净物

C. 该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 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甲同学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于是“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之处,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4)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5)丙同学的实验中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6)为了防止减少酸雨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写一点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