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硫元素和氧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硫原子和氧原子的___________相同。
(3)与氯离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的原子是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由此可知:氧原子、钠原子和硫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6)A物质为奥运火炬常用燃料,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5B3C + 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物质 | A | B | C | D |
|
分子示意图 | ? |
①组成A物质的元素为__________。
②此反应中生成物C、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可用图中装置G收集,是因为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Ⅰ生成物只有氧气 Ⅱ不需加热 Ⅲ反应污染少
(3)J和K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两个实验中,实验前集气瓶里都装有少量的水,其中,K里面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_________。
A铁丝的粗细 B铁丝的表面积 C燃烧区的温度 D氧气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发生装置需改进的是_____,当选用F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以下原因不可能的是_____。
A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 集气瓶在移出水面前未盖玻璃片 C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D装置漏气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在水面上封了一层植物油,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二氧化碳体积的测量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2(OH)2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2(OH)2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Cu2(OH)2SO4;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2(OH)2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1)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
(2)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_____。(填化学式)
(3)(结论)分析整个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应用)碱式硫酸铜在植物表面上能逐步释放铜离子,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发育,能有效防治作物的真菌及细菌性病害。农业上常用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标号)。
(5)用装置C收集氨气(NH3),该气体应从______(填标号)端通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实验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
(讨论交流)该小组同学对该装置进行了讨论,提出意见如下:
(1)乙同学认为 B 中纸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其变红。
(2)丙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会被澄清石灰水吸收,D中蜡烛不会熄灭。
(现象分析)当打开活塞,反应一段时间后:
(3)与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B 中干燥纸花变红,原因是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4)与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D 中蜡烛熄灭,说明澄清石灰水一般_____(选能或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5)D 中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查阅资料)自然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水蒸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大约占 26%,其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验证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用集气瓶收集 相同体积的三种气体样本(分别是干燥的二氧化碳、湿润的二氧化碳和干燥的空气),经太阳灯光源等距离照射,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
(得出结论)通过曲线 a 和 曲线b 的对比,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结论;通过曲线 b 和曲线c 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的结论。则曲线 a、b、c 对应的气体样本依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请计算:
(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3)小明同学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_____;
(4)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时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B. 反应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 a时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D. a时以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