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氖原子2Ne;    (2)酒精C2H5OH;
(3)铝离子Al3+;  (4)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H$\stackrel{+5}{N}$O3

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酒精表示为C2H5OH,铝离子表示为Al3+,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表示为H$\stackrel{+5}{N}$O3

解答 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故答案为:2Ne;
(2)酒精表示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
(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铝离子表示为Al3+,故答案为:Al3+
(4)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表示为H$\stackrel{+5}{N}$O3,故答案为:H$\stackrel{+5}{N}$O3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一: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收集装置C
(3)图E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实验二:已知Fe2O3样品中含有杂质FeS2.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样品中FeS2含量.称取mg样品置于玻璃管Y内.充分灼烧该样品,根据实验后装置Z增加的质量推算FeS2质量(装置管内发生反应:4FeS2+11O2=灼烧=2Fe2O3+8SO2

(4)连接好仪器,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在装置Z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关闭开关b,加热玻璃管Y,观察到装置Z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一段时间,长导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使用“实验一”装置B制得的氧气进行实验,装置X瓶内需盛放的干燥剂是浓硫酸.
玻璃管Y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若立即停止通入氧气,会导致误差,其原因是生成的气体没有全部被吸收.
(6)若将通入的氧气改为空气进行同样的实验(样品反应完全),则测得FeS2含量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H2O+CO2=H2CO3;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H2CO3=H2O+CO2↑.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待蜡烛熄灭后,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关闭K3时E中无现象,打开K3时E中溶液变浑浊.(注:D瓶溶液能吸收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品尝到酸酸的食物,比如柠檬、酸奶…,因此,人们常认为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但是,这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在化学世界里,“酸”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而“碱”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二者一见面,就会“水火不容”--结合成水.
我们平时吃柠檬、苹果的时候感觉到酸酸的,那它们是酸性食物吗?答案:不是.因为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例如,酸性食物有肉、蛋、鱼、油脂、糖类等;碱性食物有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C.
A.硫酸  B.碳酸氢钠   C.醋酸
(2)请写出有氯化钠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判断食物的酸碱性的依据是C.
A.人体的味觉
B.食物溶于水中的酸碱性
C.食物在体内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我市某地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不溶于盐酸的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8.0g石灰石样品,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前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分0246810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80.079.078.377.977.877.8
试计算:
(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2.2 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我市有的公交车上标有“绿色环保CNG”,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类公交车所用的燃料是(  )
A.电能B.乙醇汽油C.压缩天然气D.液化石油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医疗上的生理盐水中共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的名称是氯元素,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H2O,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2.由A、B、C形成化合物的俗名为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