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
(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
(4)常在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原因是。
【答案】
(1)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不断运动
(3)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本题从分子性质和氮气的化学性质入手。(1)50mL酒精和50mL水相互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导致总体积减小;(2)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在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故答案为:分子间有间隙;分子不断运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本题主要考察微粒的性质,所有的微粒都在不停运动,之间都存在空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 , 请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38g过氧乙酸中与 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 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断的运动 |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 | 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总结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某同学“总结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 )
A.化学之最 | B.物质的性质 |
①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 | ①自来水可以养鱼说明氧气能溶于水 |
C.物质用途 | D.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①活性炭常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 ①冰与干冰组成元素相同,分类也相同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饮用水受污染。同学们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
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
B.用氯水进行消毒杀菌
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
D.饮用前加热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信息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②该信息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1;
③该信息素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④该信息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氧气、水、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的气体;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央视报道,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假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 而假干粉灭火器是用面粉作灭火剂。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了解学校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是否为“假干粉”,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探究一:甲、乙两同学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设计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甲 |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 粉末逐渐溶解 | 该灭火剂不属于报道中的“假干粉” |
乙 |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二:小组同学利用该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②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问题】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钠;猜想②。
(3)【设计方案】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错误的是(填字母)。
A.加热残留物,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②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①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猜想②正确
(4)【反思评价】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