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B、煤燃烧
C、水汽化D、食物腐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汽化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败说明食物已经变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5.6克氧化铜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稀硫酸
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
D、pH试纸测得pH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放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KNO3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20℃时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又蒸发掉10g水再冷却到20℃时,析出晶体3g,若第三次仍蒸发掉10g水再冷却到20℃,则析出晶体的质量(  )
A、可能小于3g
B、可能等于3g
C、一定等于3g
D、一定大于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发展史上,提出近代分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D、门捷列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之一.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政府正在启动的“酱油加铁”工程是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B、铁的活泼性比铝弱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红棕色的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左手握量筒,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使口挨口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③实验室中有一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弄清楚,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其中(  )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D、全部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比选B的优点是
 
.比较(1)和(2)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2)的原因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O2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
 

(2)制取CO2时,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图2),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
 
(填“a”或“b”)处,图2与图1相比有什么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