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导电性 B. 可燃性 C. 延展性 D. 挥发性
B 【解析】 试题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醛由4个原子构成 B. 1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水分子
C. 甲醛由3种元素组成 D. 甲醛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 【解析】 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是由四个原子构成的;B、每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甲醛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1∶2,质量比是12:2=6:1。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2物质的变化每课一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 B. 蜡烛受热时,固态蜡烛逐渐熔化成水
C. 水受热生成白色水蒸气 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D 【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不属于实现现象,而是实验结论;B、蜡烛受热时,固态蜡烛逐渐熔化成液态的石蜡,而不是熔化成水;C、水蒸气是无色气体,而不是白色气体;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初三上册(人教版)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题型:单选题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
物理性质是
A.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解析】 气体的收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难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 “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 “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B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春风又绿江南岸”——发生了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发生了形状的改变,物质种类没有改变,是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草木枯萎是化学变化,雪的融化是物理变化;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题型:单选题
仔细观察书本第4页上的图8,这只漂亮的金丝雀之所以能自由身在的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
A. 绝热 B. 导电 C. 导热 D. 隔水透气
D 【解析】 鸟类想要在笼子里面正常生活,需要氧气,所以这个鸟笼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隔水透气的性质。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小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西瓜榨成汁 B. 残雪化成水
C. 木柴劈成块 D. 高粱酿成醋
D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西瓜榨汁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残雪化成水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木柴劈成块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醋的过程有醋酸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盐酸溶液与镁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Cl﹣和Mg2+
C. 该反应的实质是Mg和H+反应,生成H2和Mg2+
D. 硫酸溶液与镁恰好完全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
B 【解析】 A、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氯离子、镁离子等;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实质是Mg和H+反应,生成H2和Mg2+;D、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实质和该反应相同。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盐的水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如NaHCO3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实验中,能够证明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实验事实是( )
A. 观察NaHCO3溶液的颜色,呈无色
B. 向NaHCO3溶液中滴1~2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C.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 20℃时,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NaHCO3固体,固体不再继续溶解
B 【解析】 溶液的颜色与酸碱性无关,故A错;无色酚酞遇到碱性溶液会变为红色,遇到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可用酚酞证明溶液显碱性,故B对;C选项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不能说明溶液的碱性,故C错;D选项与NaHCO3的溶解度有关,与酸碱性无关。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