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 。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 (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
【答案】【探究过程】 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 氢氧化钠.
【探究结论】 碳酸钠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
【探究反思】(1)CO2 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2) 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过程】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而其他溶液显碱性,故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氢氧化钠 .【探究结论】依据题中提供的溶解性数据可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碳酸钠 ,因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探究反思】(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2)因为硫酸钠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水溶液显碱性,采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验证,故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
(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配制、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标签:
(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两种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食物消化
B.石蜡熔化,酒精燃烧
C.光合作用,水的蒸馏
D.夏季沥青路面“变软”,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试剂应当放回原瓶
B.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用手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均关闭),打开
,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
,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
和
,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D.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