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
C. ①②④D. ②③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图示装置C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
(2)你认为装置B与A相比的优点是_____。
(3)装置D实验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方向为_____,若起始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最后温度降至室温活塞前沿应停在_____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KOH、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份,宇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的操作Ⅰ是_____,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一种方法即可)
(4)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
②在实验室用C可以收集氧气,收集好的氧气必须正放在试验台上,其依据是_____。我们也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_。
③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_____。
④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若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应从_____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单质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质量比为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亚铁(FeCO3)是制取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用黄铜矿废液[溶质成份为Fe2(SO4)3、CuSO4及H2SO4]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并回收铜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①Fe与Fe2(SO4)3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FeSO4②溶液B中只有一种溶质。
(1)步骤1中,试剂A为______,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使废液中Fe2(SO4)3、CuSO4及H2SO4全部转化为______;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操作a的名称:______。
(3)步骤Ⅱ中,试剂C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等可溶性碳酸盐。
(4)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用化学方法回收铜的操作步骤为: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等酸、过滤、洗涤、干燥;回收铜的物理方法为吸铁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点对应的Mg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B. M点对应的Mg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40℃时,MgSO4的溶解度为4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