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氢气的原理、药品、干燥的方法以及氢气的密度来分析;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结合装置特点来分析.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分液漏斗;故填:酒精灯;分液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盛有浓硫酸的装置D来干燥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装置E收集氢气时,氢气从短管进入;故填:稀硫酸;浓硫酸;a;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其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四种元素 | |
B. | 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 |
C. | 图中X可能是氨气 | |
D. |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名 称 | 洁厕灵 | 活氧彩漂 | 漂白精 |
功 能 | 有效清除污垢与异味 | 漂洗使衣物色彩鲜艳 |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
有效成分 | HCl | H2O2 | Na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表示向一定量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 |
B. | 乙图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 |
C. | 丙图表示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
D. | 丁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元素 | B. | 氧原子 | C. | 氧分子 | D. | 氧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克镁在12克氧气中燃烧后产生氧化镁质量为20克 | |
B. |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
C. |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量之和 | |
D. |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