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请结合图示1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已知NH3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E.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选择装置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5)兴趣小组选用F装置制取氢气,其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H2,除杂装置(如2图所示)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3)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少量HCl和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先把混合气体通入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因此连接顺序是:4→3→1→2

解答 解:(1)①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②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故填: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装置;知NH3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E;
故填:A、E.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
故填:C;CaCO3+2HCl=CaCl2+CO2↑+H2O;
(5)选用F装置制取氢气,其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少量HCl和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先把混合气体通入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因此连接顺序是:4→3→1→2;故答案为: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同学们在学习完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把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钠溶液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液体呈浑浊状态,静置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三种溶液混合后溶质之间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或2HCl+Na2CO3=2NaCl+H2O+CO2↑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2)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碳酸钙;
(3)同学们分组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甲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始终没有看到气泡冒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不含有碳酸钠;
②乙组同学为了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Ca(OH)2,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后,得出了滤液中不含有Ca(OH)2的结论,则乙组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没有看到白色沉淀出现;
③丙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得出的结论还不完整,他们从中还推知滤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钙(或CaCl2),丙组同学得出结论的依据是加入碳酸钠没有看到白色沉淀.
【结论】综合各小组的结论及你自己的分析,你认为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原因是菠菜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钙等钙盐,相互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其中发生的反应属于D(填选项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实验室还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十CO↑+H2O).所用的实验装置见图.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收集一氧化碳时,关闭c,打开a、b,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点燃处理(填写具体处理办法).
③若想使B装置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并用C装置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你的操作是:关闭b(选填a、b、c,下同),打开c;并且还需要在B和C装置中间添加(或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及细铁丝(使细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四只烧瓶中细铁丝的质量均相同),然后装配成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每隔0.5小时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烧瓶号
时间/h
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cm
00.51.01.52.02.53.0
A瓶盛干燥的细铁丝0000000
B瓶盛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00.41.23.45.67.69.8
C瓶盛浸过清水的细铁丝0000.30.82.03.5
D瓶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0000000
请回答:
(1)以上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最大的是B(填烧瓶号).
(2)导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烧瓶中的氧气参加反应,气体减少,压强降低.
(3)以上实验说明,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水和氧气,食盐能够促进铁生锈.
(4)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浓重的白烟
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作用,验证得出中和反应放热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散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大量白雾
D.取少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变化需要消耗空气中氧气的是(  )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B.铁制品在空气中生锈
C.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D.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而且能导电的是(  )
A.B.氯化钠晶体C.蔗糖D.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新华社贵阳4月4日专电(记者李黔渝):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酒类生产环节专项督查抽检结果,在全省范围内抽检的48批次酒类产品中,47批次不合格.结果显示,16批次酒存在违规添加甜蜜素、糖精钠等现象.专家介绍,甜蜜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摄入过量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国家技术标准明确要求禁止在蒸馏酒中使用.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甜蜜素【C6H12O3NS3Na】中,含有的元素有6种,属于有机物(填“氧化物”、“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中合适的项).
(2)在糖精钠【C7H4SO3NNa•2H2O)】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
(3)关注食品安全,关爱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大青少年自觉抵制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气,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②在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防止有毒微生物的危害
③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大都由防腐剂的过量添加有关,应当立法禁止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