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022
某课外兴趣小组,确立了撍峒钪泻蜕?傻恼?稳芤旱男灾蕯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正盐虽然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但是其溶液却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为什么呢?盐溶液的酸碱性与什么有关呢?由撟槌伞⒔峁咕龆ㄎ镏市灾蕯的观点出发,他们又进一步从组成特征上去找原因, 发现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的酸和碱的强弱有关。他们将实验结果统计如下:
酸 | 碱 | 相应的正盐 | 溶液的pH |
HCl (强酸) | NaOH (强碱) | NaCl | 7 |
H2SO4(强酸) | KOH (强碱) | K2SO4 | 7 |
H2CO3(弱酸) | NaOH (强碱) | Na2CO3 | > 7 |
H3PO4(弱酸) | KOH (强碱) | K3PO4 | > 7 |
HNO3 (强酸) | Cu(OH)2 (弱碱) | Cu(NO3)2 | < 7 |
HCl (强酸) | Fe(OH)3 (弱碱) | FeCl3 | < 7 |
⑴请你根据上表归纳出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酸、碱的强弱关系:
。
⑵根据他们的发现,请你判断硝酸钠、硝酸铁、硫酸铜、氯化钾、磷酸钠、碳酸钾六种溶液的酸碱性,其中溶液呈酸性的是 、呈碱性的是 、呈中性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058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气体制取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1)甲同学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如下图,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制取气体 |
所需药品 |
装置连接顺序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氧气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
||
二氧化碳(干燥) |
大理石和稀盐酸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既可用于制取
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当打开K1、关闭
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丙同学认为在不改变I、Ⅱ、Ⅲ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过氧化钠 (Na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她的改进措施是 。
(4)丁同学打开K2、关闭K1,利用I、Ⅲ装置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此时C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用所得氯化钾晶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 。
③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E.量筒
(6)小明用6.5 g可能含有铜、铝、铁、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的锌粉,跟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0.2 g氢气,则此锌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0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58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某同学想用实验来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________.
①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②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③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
④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也能用来制取氧气:
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
已知:当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24%时,酚酞显无色;H2O2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有机物氧化褪色.
现将0.39 g Na2O2溶解在10.0 mL过量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过大,此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假设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水的密度为1 g/cm3)
②乙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过氧化氢存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氯化钾 | 氯化钙 | 氯化钠 | 氯化镁 | 氯化铝 | 氯化锌 | ________ | 氯化铜 |
KCl | CaCl2 | NaCl | MgCl2 | ________ | ZnCl2 | FeCl2 | Cu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