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该图的发生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所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择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进行氧气的制取;
(2)分析特别装置的使用方法,确定气体的进气口;
(3)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既能吸收水分也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检验混合气体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所以选择现象明显的石灰水;
(5)分析装置质量差出现的原因,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求出混合粉末中木炭质量,再计算二氧化碳质量,最后用二氧化碳质量与混合粉末质量比,求出粉末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据图可以看出,该仪器是长颈漏斗;使用B图(一)装置制取氧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使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故答:长颈漏斗;H2O2、Mn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通入,进行气体干燥,则气体从b端通入,故填:a,b;
(3)碱石灰既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影响探究结果,因此在本装置中,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③,用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为检验装置②中排出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以检验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被全部吸收;
故选:B;
(5)图㈢中用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
所以增重的量即为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即吸收了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其中含C元素质量=1.1g×$\frac{12}{44}$×100%=0.3g,即混合粉末中含有0.3g木炭粉,
则含有黑色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frac{5g-0.3g}{5g}$×100%=94%;故填:94%.
点评 分析探究过程中各装置的作用,理清探究思路,根据探究思路逐步进行分析,找出符合探究思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 |
B. | 海底蕴藏着新能源--可燃冰,若开采过程中泄漏于大气中因为甲烷有毒所以会严重污染空气 | |
C. | 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 |
D. |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 酚酞试液不变色 | 同学甲猜想不正确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 同学丙猜想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K2CO3溶液 | Ba(NO3)2溶液 | |
稀硫酸 | 现象有气泡产生 | 化学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2H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过程 | 部分实验现象 |
实验1:加水溶解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 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
实验2:加酚酞溶液 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 | 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 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
实验3:加稀盐酸 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mL稀盐酸 | 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 食盐、淀粉:均无气体产生 |
实验4:加碘水 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滴碘水 | 淀粉:变蓝其余物质:均不变蓝 |
实验1 加水溶解 |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 实验3 加稀盐酸 | 实验4 加碘水 | |
未知粉末实验现象 |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 液体呈红色 | 有大量气体逸出 | 变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 | |
B. | 铅笔芯主要是由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 |
C. | 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 |
D. | 要打开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