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三种气体,它们分别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为确定它们,把它们点燃.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的装置,所得实验现象如下表所述,请在表格中写出对应气体的分子式(化学式)
通过无水硫酸铜现象通过澄清石灰水现象结论
白色变蓝色变浑浊
 
白色变蓝色不变
 
不变变浑浊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三种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点燃 
.
 
2H2O,CH4+2O2
 点燃 
.
 
CO2+2H2O,2CO+O2
 点燃 
.
 
2CO2
①该气体点燃后,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该产物中含有H2O,则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元素;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该产物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②该气体点燃后,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该产物中含有H2O,则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元素.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该产物中一定不含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
③该气体点燃后,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现象发生,则该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元素,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该产物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
故答案是:CH4,H2,CO.
点评:可燃性气体CH4、H2燃烧时,H2燃烧只生成水,CH4燃烧既生成水又生成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
A、氧化钙B、氢氧化钙
C、硫酸钙D、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
项目检验软、硬水改变物体内能方法探究声的传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
现象和结论在清水中加入肥皂水---有大量泡沫产生为软水,否则为硬水活塞迅速下压,蘸有乙醚的棉花团燃烧,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变小,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将稀盐酸倒入碳酸钠溶液的烧杯后,有气泡产生,天平失去平衡,质量不守恒
ABC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一批生锈的铁粉中纯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首先称量生锈铁粉样品10克,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绘制了变化过程中“产生气体与时间关系图”,如图所示:
(1)在t时间之前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是:
 

(2)该批生锈的铁制品中纯铁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注:白磷比红磷易燃,着火点只有40℃,化学性质及燃烧的产物均与红磷相同),在橡皮塞上插一根能上下移动的玻璃棒;再在橡皮塞上插一根接近瓶底的导管,并把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的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进行振荡.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步骤①、③有关内容.
(2)请写出白磷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
 
,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上升  D.下降
(3)若实验取得成功,a、b、c三个数据应满足:
(b-a)
(c-a)
 

(4)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瓶内无氧气剩余,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5)小明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终于明白“a体积水”的作用:
 
 
.(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造纸厂生产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华取8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
 
g.
(2)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
 
,说明有O2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
 
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工业制备】(如图)

(3)稳定剂的作用是
 
;稳定剂中MgCl2和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
 

(5)操作Ⅱ中洗涤晶体的试剂最好选用
 
(填字母).
A.饱和NaCl溶液      B、水       C、异丙醇       D、稀盐酸
(6)根据如表数据,你认为上述制备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温度范围/℃5~1010~1515~2020~25
活性氧含量/%13.9414.0215.0514.46
“鱼浮灵”的产率/%85.4985.7888.3883.01
注:活性氧含量是指产品中能转化为O2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测定】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产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①“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
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

(7)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其目的是
 

(8)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y的值
 
(填“偏大”或“偏小”).
(9)装置B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10)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
 
%;属于
 
(填“一等品”或“合格品”);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4年4月11日某市自来水出现了严重的苯含量超标事故.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苯属于
 
 物(填“有机”或“无机”);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
 
(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
 
;描述苯的用途的是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