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小美14岁生日那天,妈妈为她买了一个蛋糕,祝福她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奶油能提供的营养素的作用是在人体内_____,为机体活动和_____提供能量。组成该种营养素的元素是_____元素。蛋糕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在人体内经_____的催化,最后转化为可被人体吸收的_____(填化学式)。
(2)蛋糕中配有草莓,在夏天种植草莓时,需要多施加磷肥。目的是为了增强草莓的_____能力,磷矿粉就属于磷肥的一种,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草莓中含有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
(3)在烘焙蛋糕时,常用于发酵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气体,使面团内气体量增多,_____,大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气室”,使蛋糕疏松多孔。
【答案】经氧化释放能量 维持恒定体温 碳、氢、氧三种 酶 C6H12O6 抗寒、抗旱 Ca3(PO4)2 坏血病 NaHCO3 气压变大
【解析】
(1)糖类和油脂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的能量,油脂和糖类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糖类中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最终变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
故填:经氧化释放能量;维持恒定体温;碳、氢、氧三种;酶;C6H12O6;
(2)磷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耐寒、耐旱的功效;磷矿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化学式为Ca3(PO4)2.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故填:抗寒、抗旱;Ca3(PO4)2;坏血病;
(3)家庭常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为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内气体量增多,气压变大,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气室”,使蛋糕疏松多孔。
故填:NaHCO3;气压变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
(3)t2℃时,将16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任填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 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C.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1.6%
D.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濒临东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烧碱。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3)该化工厂将副产品氢气和氯气加以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化学反应,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的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制硫酸锌,已知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参加反应的固体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
(3)红锌矿中氧化锌的含量为_____;
(4)如果将所得的滤液配制成10%的硫酸锌防腐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5)如果用锌和稀硫酸制取等量的硫酸锌,则需要提供金属锌和红锌矿的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① 氧化铜为_____色粉末,其中氧元素以_______态存在。
② 加热玻璃管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反应后a中固体的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 b中盛放的液体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c处点燃后,火焰呈________色。
⑤ a中发生的反应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