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的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8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可排列为C、B、A.
(3)点P表示的含义是4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现有两瓶由A、C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饱和溶液,由于疏忽,两种溶液的标签掉落.鉴别它们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反之是A物质(一种即可).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8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可排列为C、B、A;
(3)点P表示的含义是4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现有两瓶由A、C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饱和溶液,由于疏忽,两种溶液的标签掉落,鉴别它们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反之是A物质.
故答案为:(1)30;
(2)C、B、A;
(3)4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反之是A物质.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2H2;            (2)硫酸根离子SO42-
(3)3个钙离子3Ca2+;            (4)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stackrel{+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各种物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用“<”或“>”或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原木材的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
(3)50mL酒精和50mL水相混合,所得液体总体积<l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①CaCO3+2HCl═CaCO3+CO2↑+H2O②Zn+2AgNO3═2Ag+Zn(NO32③Fe+H2SO4═FeSO4+H2↑④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 取的指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氯化铵固体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一块质量为20.5g的黄铜片(假设仅含铜、锌)与足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0.2g氢气.求: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黄铜片中铜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研究.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化学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A.溶质可能是CaCl2 和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B正确
若出现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C正确
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你认为上述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质下水管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A、B、C、D、E、F是初中化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物质,其中A、B是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推断:
(1)C的化学式为CO2
(2)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也能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Fe3O4
(3)若B是红色物质,写出A和B反应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煤是使用广泛的化石燃料,但直接燃烧会导致空气污染,产生的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
A.CO2B.SO2C.CO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