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也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沉淀和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__中 | ____________ |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
将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存放考卷的房间应贴的图标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
一、空气及其成分探究
(1)图Ⅰ用于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拉瓦锡用图Ⅱ所示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3)江南学校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有水进入了集气瓶 。
(问题)实验操作正确,但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
(猜想)镁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X)发生了反应。对该气体提出猜想:
猜想1:只是二氧化碳 猜想2:只是氮气 猜想3: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能在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经讨论一致认为猜想1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3正确
(4)(改进实验)江南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
Ⅰ.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盛有白磷的燃烧匙在水面上方,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Ⅱ.关闭止水夹a、b,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b,至液面不再变化,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 根据实验记录V1、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一: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B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壁炸裂,分析原因: __________。
(7)小组同学改进了实验一(如图),优点是 ____________。
A.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C.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性质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实验二:粗略测定加热2.0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8) 装置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a →(_________)(_________)→d
(9)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填“加热后立刻收集”或“加热一段时间后”)。
实验三:小江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则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水法 | ||||
氧气浓度% | 79.6 | 79.7 | 79.9 | 90.0 | 89.8 | 89.3 |
氧气平均浓度% | 79.7 | 89.7 |
①小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装置在集气瓶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A.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B.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C.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③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 酒精可以燃烧,可作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
B. 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C. 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的强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B. 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C. 回收金属,再生减污 D. 煤气泄漏,关阀开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
(1)二氧化锰 __________;(2)氯酸钾 __________; (3)氧化铜 _________;(4)高锰酸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常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白醋与白酒(观察颜色) B. 水与双氧水(取样,加少量二氧化锰)
C. 空气与氮气(闻气味) D. 食盐与蔗糖(加水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清远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按下图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他们的做法是: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的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然后取下使反应物之间接触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放回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平衡情况,这三位同学的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的是_______,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_____,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