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_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_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_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 氧气、氮气、空气 B. 氮气、空气、氧气

C. 空气、氧气、氮气 D. 氮气、氧气、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台安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9.5mL液体 B.液体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制取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H3 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一 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

B.清新、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D.NO2、CO2、SO2和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15周教研联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 参加反应的 个数比为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15周教研联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苯甲醇(化学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由于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下列有关苯甲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

B.苯甲醇是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苯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苯甲醇含有苯甲醇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甲:表示一种物质,乙:表示一个分子,丙:表示由两种元素组成: 丁:表示一个分子有三个原子

A.O3 B.H2O C.MgO D.HCI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将气球中的某种物质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