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表示一步化学反应)
(1)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物质B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物质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C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填标号)
A HCl、H2O B H2SO4、NaOH C H2O2、Ca(OH)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四棱锥体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X与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X、Y是同类物质。请回答:
(1)B的俗称是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
(2)写出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_____。
(3)写出Y→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烧碱是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印染产业。2019年我国烧碱总产量近3000万吨。
(1)工业上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烧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2)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小红在处理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物废液时,加入一定量烧碱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有蓝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蓝色。
①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_____不同,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碳原子_____
(2)图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空气中的CO2溶解于NaClO溶液中,可以得到NaHCO3以及具有漂白性的HClO,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仪器名称________(此空1分)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塞一团棉花,作用是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集满的标志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B、E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1O)和氯化钠,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 )。
(2)NaClO、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3)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可能还有NaClO、Na2CO3、___(填化学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
I: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II: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____,实验II的现象说明溶质中有__(填化学式)。
[得出结论]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___(填化学式)。
[交流反思] (1)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____保存;
(2)“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因为次氯酸钠与盐酸混合会反应生成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2)和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理想的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
(2)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钾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4)+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