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10℃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甲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说明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填“大”或“小”)
(3)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乙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填“冷却”或“蒸发”)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10℃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说明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3)由于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因此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乙固体,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故答案为:(1)20;
(2)大;
(3)蒸发.

点评 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以加快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B.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C.催化剂可以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03年8月以来,我国东北齐齐哈尔等地相继发生了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泄漏伤人事件.芥子气化学式为C4H8Cl2S,芥子气由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59;一个芥子气分子中有15 个原子;芥子气中碳原子与氯原子的个数比2:1;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乙醇是一种常见的燃料,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分子是一种化合物
B.乙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乙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要足量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红磷燃烧的火焰熄灭后,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D.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H2O和H2O2相比较,有关它们的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可用于制备氧气B.分子构成相同
C.元素化合价相同D.元素的种类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触及容器内壁.
C.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把腐蚀性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学生在量取液体时,量取了20mL水,第一读数时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当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这时读数是15mL,则该同学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
A.等于5 mLB.大于5mLC.小于5mL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实验室里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装置如右图).某小组甲、乙、丙三名同学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被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这三名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问题】橡皮塞为什么会突然弹飞?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用量、接触面积、温度、催
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针对以上三种猜想,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的情况;在与其他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时,得知各小组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甲和丙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可能原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交流反思】(1)老师提示他们引起此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突然弹飞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因素,老师建议还可进一步探究.而就目前的原因,可以通过改进气体发生装置和操作的方法,避免橡皮塞被弹飞.你对气体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请你提出改进方法,
【改进方法】.
【问题拓展】
(1)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白色的斑点.由此推出过氧化氢溶液具有腐蚀性(或氧化性、漂白性)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