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环境与资源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改漫灌为滴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B.用火焚烧垃圾有利于减少垃圾对土壤的污染
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D.研发和使用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分析 A、根据节约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节约金属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能等新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农业和园林改漫灌为滴灌,能节约大量的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用火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能等新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研发和使用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节约金属资源的措施、节约水资源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A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C、D分别是氟、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2)溴原子的化学性质与B、C中的B相似;
(3)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2
(4)氟、镁和溴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一不纯的(NH42SO4样品,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所含的杂质可能是(  )
A.CO(NH22B.NH4NO3C.NH4HCO3D.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微观实质H++OH-=H2O,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二不合理,其理由是若有氢氧化钠,则应该是红色而不是无色.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锌粒等活泼金属或者碳酸钙等碳酸盐
有气泡生成猜想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作高能燃料B.食品包装充氮气防腐
C.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如果瓶中没有少量的水,导致的后果能是集气瓶底炸裂.
(2)B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改进,改进后的优点是实验过程都在密闭状态进行,测量更准确.
(3)C中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还必须探究的条件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示数有变化,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化汞受热分解,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下列生活中的用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B(填序号);
A.铝合金门窗  B.塑料面盆  C.纯棉纱布  D.陶瓷餐具
(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乳化功能;
(3)奶制品、豆类等含有丰富的钙,是常见的补钙食物.青少年缺钙会导致佝偻病;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公众会因少数人吸烟而被动吸烟.从分子的性质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分子在不断运动;
(5)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小苏打;
(6)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铁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7)下列生活垃圾通常不回收的是C(填序号).
A.易拉罐  B.包装纸盒  C.烂菜叶 D.矿泉水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O2反应.则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为(  )
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以上方法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