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有一份纯氯酸钾固体a,另有一份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两份固体质量相等.分别同时加热a和b,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B.C.D.

分析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加快,b加了二氧化锰,a没有加,所以b的反应速率快;因为两包等质量,则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故a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大于b产生氧气的质量.

解答 解: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则a、b的质量相等,其中a是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b所需温度较低,首先发生分解,a所需温度较高,加热到较高温度才分解.完全反应后,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快,所需时间较短.
因为a、b的质量相等,则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由于二氧化锰不能分解产生氧气,故a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大于b产生氧气的质量.
分析所给的选项可知,选项C符合上述过程.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概念与特征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看图回答问题(具体操作省略)

(1)图1实验的目的是证水的组成;
(2)图2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用3实验中装置B中的现象是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变红;
(4)图4实验能验证的燃烧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燃物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了如图实验:
【给出资料】M是一种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实验目的】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Al>Cu>M;
猜想Ⅱ:Al>M>Cu;
猜想Ⅲ:M>Al>Cu.
【进行实验】
第一步:老师取出M丝、铜丝、铝丝用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或氧化膜.
第二步:老师按照如图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同学们填写如下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想象 实验结论
 铝丝插入装有MSO4溶液的试管中(图甲) 铝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Al>M
 M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乙) 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的颜色
由蓝色变为无色.
 M>Cu
 铝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丙) 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Al>Cu
第三步:根据表格,可判断猜想Ⅱ正确.
【交流表达】
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出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然后经同学们讨论后大家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丙(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评价与反思】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探究金属M.、铜、铝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方法外,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等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O和Mg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D.Na和K的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采用仰视的话,将会使读数偏小(填“偏大或偏小”),俯视的话将会使读数偏大.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质量4.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为(  )
A.20%B.33.3%C.80%D.8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  )
A.-3B.-2C.+2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