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氢气 气体,B中产生是氧气气体,它们体积之比为A:B=2:1,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图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B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它们体积之比为A:B=2:1,氧气有助燃性,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故答为:氢气,氧气,2: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点评 水电解的实验中,注意区分:电极与气体的关系,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浸有酒精和水溶液的手帕点燃后,酒精燃烧完而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D.酒精灯加热手帕后手帕的着火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碳和碳的氧化物都是常见含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CO和CO2中,具有可燃性的是CO;
(2)在CO $\stackrel{+Fe_{2}O_{3}}{→}$CO2 转化中,体现CO的还原性性质;
(3)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酒精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中学生,不应该饮酒.
(1)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用湿抹布盖灭
(3)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C
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洗气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B装置后连接F装置,则F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选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3)实验室需少量甲烷,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可选用C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4)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时炸裂瓶底,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通过学习,小明了解到丢弃的废电池对土壤除了造成汞等重金属污染外,还会产生其它污染,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取某种废弃电池的内容物,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后取其滤液,将pH试纸直接浸入滤液中,测定其pH.依据上述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③(请选序号)
①漏斗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玻璃棒
(2)小明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规范(请选“规范”或“不规范”).
(3)小明测得上述滤液的pH为9,此滤液呈碱性.
(4)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对生活废弃物处理的合理建议:不要乱扔生活废弃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失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包装食品使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D.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反应,可以用于去除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2H;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表示出它的2个分子2N2
(3)3个镁离子3Mg2+;  
(4)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stackrel{+3}{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