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骨质疏松B.棉线织布C.冶炼金属D.烧制陶瓷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骨质疏松是间隔变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棉线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冶炼金属利用还原剂与化合物反应制取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烧制陶瓷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不复燃,则该气体一定是CO2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氧气转化为臭氧是化学变化
D.某固体物质在常温下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白雾,空气不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古诗词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砖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面是某同学对主题内容进行的归纳情况,你认为其中一组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安全:进入山洞先做“灯火实验”,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使用煤炉烤火注意室内通风
B.环保与使用: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酸雨的污染使用脱硫煤
C.微粒与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元素与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铝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1个B分子中含有2H个原子.
②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
③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D(填图中字母).
④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27(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  Y  ZB.X  Z  YC.Y  Z  XD.Z  X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化学用语表示:
氮元素N;    2个氧分子2O2;     3个镁离子3Mg2+
氯化铝AlCl3;    硫酸铜中硫元素的化合价Cu$\stackrel{+6}{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