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证明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  )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D. 将熄灭的木条放在瓶口

A 【解析】 A、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已经充满氧气,故A正确;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燃烧的更旺,只能说明该集气瓶中有氧气,故B错误;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只能说明该集气瓶中有氧气,故C错误;D、用熄灭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不到任何现象,无法证明集气瓶中已经充满氧气,故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B 【解析】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A选项正确;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B选项错误;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C选项正确;D.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D选项正确。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单选题

“人造空气”帮助人们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B. “人造空气”若只有0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 “人造空气”是纯净物

C 【解析】 A、由于“人造空气”中有20%以上的O2,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故A不正确; B、“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不利于人的呼吸,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故B不正确; C、由“人造空气”的成分可知,“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C正确; D、“人造空气”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不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2.1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题型:实验题

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其中涉及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碳酸是不稳定的,稍加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涉及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固态二氧化碳外形与冰相似,俗称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

试管中的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碳酸二氧化碳+水碳酸化合反应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碳酸水+二氧化碳分解反应干冰人工降雨 【解析】 (1)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碳酸,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2氧气的制取 题型:单选题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下列操作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①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②用手掌捂在试管的外壁,使管内气体受热膨胀

③把导管的一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④把手移开,观察导管内水位是否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⑤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A. ①③②⑤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②①③⑤④

A 【解析】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步骤: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再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才能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有无气泡,最后要把手移开观察导管里水面是否上升形成水柱。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食醋是对身体有益的调味品,其有效成分是乙酸(CH3COOH)。回答:

(1)乙酸中的__________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一个乙酸分子含有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O840% 【解析】 (1)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分析;(2)根据乙酸的分子结构来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由题干信息可知,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乙酸分子中共有2+4+2=8个原子;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及其溶液。回答:

(1)某矿泉水中的矿物质主要含有钙、钾、锌、氟等成分,这里的钙、钾、锌、氟是指__________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或原子”)。

(2)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3)能确定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水的电解 B.水的净化

C.水的蒸发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4)电解水时,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__________电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有甲、乙两种固体各1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据图回答:

 

①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

②t2℃时,甲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精确到0.1%) ;

③将盛有乙溶液的烧杯升温到t2℃时,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填“没变化”或“有固体析出”);

④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元素煮沸AD正相等9.1%有固体析出相等 【解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2)根据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进行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4)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进行分析;(5)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镜子破裂 B. 蜡烛熔化 C. 干冰升华 D. 食醋除水垢

D 【解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镜子破裂只是形状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B、蜡烛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D、食醋除水垢是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事故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 若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酒精灯内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 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D. 家用电器着火时刻立即用水浇灭

A 【解析】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起火灾,故B错误;C、药液溅到眼睛里,揉揉眼睛会使药液进入眼睛里面,造成更大的伤害,故C错误;D、家用电器着火首先要切断电源,而不能用水浇灭,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