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3)铁在湖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汽车表面喷漆前需将铁制品短时间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除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假日去博物馆游玩,发现一些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老师告诉他们,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为了弄清这种绿色铜锈的元素组成,回来后,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铜锈俗称铜绿,受热易分解。
(2)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化学式为CuSO4,遇水变蓝,通常在实验中用来证明水分的存在。
(实验1)小伟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1)观察到B中变蓝色,证明铜绿受热生成了_____。
(2)C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加热一会后,A试管中观察到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物质呢?他们进一步探究:
(实验2)
小梅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大试管内的现象为_____。证明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实验完毕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实验结论)铜绿中含有_____元素。
(交流与反思)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铜绿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
(2)由铜绿的组成元素可以推测,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共同反应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
B.A的水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C.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 10~11 题。
【1】向下列4只盛有100g不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D.④
【2】上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①B.③C.④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60℃。
a.开始加热时,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
b.向玻璃管中鼓入空气,发现白磷重新燃烧。重复该过程直至白磷燃烧完。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步骤a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
(3)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丁所含元素相同B.乙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和试剂,组装一套用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气体按图示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处字母): ___接___,__接___。
(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CO? ___,理由是_______。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①__;②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实验后怎样处理气球里的尾气? ____。
(5)贮存在装置C中的CO是先在贮气瓶中注满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的。贮气时CO应从__通入贮气瓶中(填接口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 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 生成1升氧气所需时间/s |
实验Ⅰ | 400℃ | MnO2 | 1:1 | 153 |
实验Ⅱ | 400℃ | MnO2 | 2:1 | 240 |
小芳在实验时,误把氧化铁当作二氧化锰放入加热,结果发现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Ⅰ)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开始产生气体时的温度(提示:开始产生气体的温度越低,表示反应速度越快)。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和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钾和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数据和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和______是否改变。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
(3)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①氢氧化钙和氧气②碳酸钙和氧气。你认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被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____________
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現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___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三 |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 pH=7 | 猜想_____成立 |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___(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