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试管;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收集装置选用E(或G),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C(填字母);在加入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图2装置,氧气从d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测量排出水的体积.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3)加热高锰酸钾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C,加入药品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4)根据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就开始收集解答;
(5)根据反应生成多少体积的氧气,就有多少体积的水进入量筒中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试管;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型,故选择装置C;加入药品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4)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如图2装置,氧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量筒的作用是: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从而得出收集的氧气体积;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试管;
(2)E(或G);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催化剂;
(3)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5)d;测量排出水的体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反应原理、气密性检查、排水法收集气体等知识,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一个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标,
物质
反应前质量/g4264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8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得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写出下列方程式:
(1)铜与硝酸银溶液:Cu+2AgNO3═Cu(NO32+2Ag.
(2)铝与硫酸铜溶液:2Al+3CuSO4=3Cu+Al2(SO43
(3)铁与稀盐酸: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N表示的意义有:①氮元素②一个氮原子,
2N2表示的意义有:2个氮气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电子层数为3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一定温度下,向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增加(“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图(1)操作过程更严密,用药品较多;图(2)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