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点燃A、B两根火柴,将A火柴头竖直向上,B火柴头斜向下(如图1所示),更容易持续燃烧的是斜向下的火柴,原因是因为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图2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ABD.

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已有的化学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故填:斜向下的;因为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A是爆炸品,B是禁止燃放鞭炮,C是腐蚀品,D是禁止烟火,E是节约用水,故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是ABD,故填:AB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掌握常见的化学图标以及燃烧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利用该装置制取CO2时,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应使液体浸没长颈漏斗末端;
(3)写出检验CO2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D.人与动物的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回答: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CO2
(2)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②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图中③属于置换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立即关掉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
B.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使室内温暖应保持门窗关闭
C.燃着的酒精灯打翻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着地面逃离火灾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
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生物能、风能 (填一种)等.
(2)发射卫星的火箭可使用液氢作燃料,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够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牛奶C.花生油D.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化学实验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此实验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填写编号).
A.④①②⑤③B.④②①⑤③C.②④①③⑤D.④②①③⑤
(2)老师先在讲台上按照操作步骤完整的演示了一遍实验过程,第一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他们组的天平是坏的,老师把演示用的天平拿给他们使用,第一小组的同学拿到天平后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调平.
(3)若在操作②中,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调平后称量,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B.
A.加砝码  B.减少药品  C.加药品  D.调节螺丝向左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列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

(1)试剂A为活性炭.
(2)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作絮凝剂和消毒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它属于AB(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