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B. 原子是由不带电的粒子构成的

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 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认识溶液的变化。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②50℃时,将4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③20℃时,处于a点状态甲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分别将5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甲、乙、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错误实验操作,需要补充仪器才能改正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振荡试管

C. 加热固体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丽水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常用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上图中的___组合(填字母序号)

(2)用上述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可能会有空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丽水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理是_____(写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如图装置_____(填序号)制CO2.设计B装置时使用仪器a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后,作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明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现象之一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

(2)小聪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故入一定量的硝酸眼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聪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由此推断:锌粉与硝酸银溶液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②小聪再取同样的铁粉和锌粉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 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最外层电子比第二层电子的能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