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氧气的助燃性分析,蜡烛消耗完烧杯内氧气变熄灭了;
(2)白烟是固体小颗粒,根据物质的可燃性分析,水蒸气、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3)本题研究了蜡烛的燃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或咨询老师,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4)了解火焰的三层温度;
解答 解:
(1)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能支持蜡烛燃烧,体现氧气具有 支持燃烧的性质.
(2)关于白烟的成分,因为白烟能燃烧,故选 B,理由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合适的做法是: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1)烧杯中有氧气; (2)B;白烟具有可燃性; (3)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4)高.
点评 解答本题要物质的助燃性、可燃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 B. | 在常温下它们的化学性质都稳定 | ||
C. | 它们是不同的碳单质 | D. | 它们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物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化镁(MgO) | B. | 氯化铝(AlCl) | C. | 氧化钠(Na2O) | D. | 硫酸亚铁(Fe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 | 猜想三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