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选用_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气体制取的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若用节能的方法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字母)。
(3)在C、D、E收集装置中,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C,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性质有:_____。
(4)用装置F可收集二氧化碳,并测量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 价(填序号)
A.+3 B.﹣3 C.0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内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乙实验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反应前后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丙实验既可证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证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D.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组合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4)若用F装置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某校兴趣小组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
反应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5 | 2.25 | 2.10 | 2.04 | 2.04 |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 +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C2H4 B. CH4O C. CH4 D. C2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石灰窑中的石灰石生成生石灰的反应为:CaCO3CaO+CO2↑
(1)石灰窑中石灰石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2)浆池中发生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石灰窑产生的窑气是纯净物
B 浆池的作用之一是分离生石灰中的杂质
C 得到的轻质碳酸钙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