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物质组成 B. 物质性质 C. 运动状态 D. 变化规律
C 【解析】 A、根据定义知,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错误;B、根据定义知,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错误;C、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正确;D、物质的制取必定要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化学研究范畴,错误。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离提纯物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操作必备的技能之一。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其化学反应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是杂质) | 除杂质试剂 | 化学反应原理 | 操作或方法 | |
A | Cu(Fe) | H2SO4 | Fe+H2SO4═FeSO4+H2↑ | 过滤 |
B | NaCl(Na2CO3) | HCl | Na2CO3+2HC1=2NaCl+H2O+CO2↑ | 蒸发 |
C | CO2(CO) | NaOH | 2NaOH+CO2═Na2CO3+H2O | 通入 |
D | KOH(K2CO3) | Ca(OH)2 | K2CO3+Ca(OH)2=CaCO3↓+2KOH | 过滤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除去Cu中的Fe,用铁和硫酸反应,Cu不发生反应,过滤可以得到Cu,故A选项正确;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用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氯化钠不反应,生成物中有氯化钠,不会产生新杂质,将水分蒸发即可达到氯化钠,故B选项正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题干所给将二氧化碳反应,未到达除杂目的,故C选项错误;碳酸钾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进行过滤,生成物为氢氧化钙,未引入杂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山寨饮料,原料为大量添加剂,其中一种是山梨酸钾(C6H7KO2)。下列有关山梨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山梨酸钾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山梨酸钾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1:2
C. 山梨酸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一个山梨酸钾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B 【解析】 A. 山梨酸钾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选项正确;B. 山梨酸钾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7):39:(16×2)=72:7:39:32,B选项错误;C. 山梨酸钾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7:39:32,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选项正确;D. 一个山梨酸钾分子中含有6+7+1+2=16个原子,D选项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一定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研制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 B. 兴建射电望远镜,观测宇宙
C. 兴建水电厂,缓解用电危机 D. 研究空气动力学,让飞机飞得更快
A 【解析】 试题化学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即研究现有物质并制造新物质。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科学领域的应用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A. 制造歼20飞机的隐形涂层 B. “神舟十一号”飞船轨道的设定
C. 长征火箭发射“天宫二号” D.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B 【解析】 试题化学为研究物质的科学。A、为创造新材料,有密切联系;B、不涉及物质本身,只是涉及物质间的力、速度等,无密切联系;C、需要燃料和助燃剂,有密切联系;D、新能源离不开新物质,有密切联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B. 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C. 火箭新型燃料的研制 D. 化肥和农药的研制
B 【解析】 试题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火箭新型燃料的研制、化肥和农药的研制都属于化学的研究方向和对象,但是不会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 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 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 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晒制瓷器 D.
冶炼生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气体 B. 着火点为450℃,易燃
C. 沸点为-42.1℃,易液化 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B 【解析】 A、颜色和状态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可燃性需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沸点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物质的溶解性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