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我们时刻都接触着丰富多彩的物质,并能发现许多与物质变化有关的现象,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与另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压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压面条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磨豆浆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切黄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酿米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A.分子、质子B.分子、原子、离子C.原子、中子D.分子、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含FeS260%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800t,通过下列反应制取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若在整个制取过程中损失硫元素7%,能制得98%的硫酸多少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D(填字母),则当实验中观察到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可以开始收集气体.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装置漏气.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B.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D.二氧化锰可重复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臭氧水是臭氧(化学式为O3)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B.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D.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及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沸腾和水的电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B.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农业生产中常用16%的食盐水选种.实验室现有2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2g/mL)1000g,欲配制1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1)需量取26%的氯化钠溶液666.7ml(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需量取水500ml.
(2)若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6%,其原因可能有AC(填字母序号).
A.俯视量取质量分数为26%的氯化钠溶液            B.俯视量取水
C.稀释26%的氯化钠溶液时烧杯不干燥              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