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

分析 根据电解水试验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解答 解: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硫酸解离出的离子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故描述正确;
②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比为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故描述错误;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故描述正确;
④乙试管内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描述不正确;
⑤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描述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知识,了解电解水试验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及生成气体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和油B.蒸馏水C.青铜马D.汉白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5年年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认了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117和118的元素的存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18号元素一定含有118个中子B.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117号元素含有117个质子D.人们不可能再发现新元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诗词、谚语、成语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下列诗词或谚语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C(填序号);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伐薪烧炭南山中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伐薪烧炭南山中”,从化学角度说,薪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的组成元素除了Fe以外,还有C等;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蜡烛泪与蜡烛只是状态不同,化学组成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SO2前面的“2”: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为2;右下角的“2”: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stackrel{+2}{Cu}$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3SO${\;}_{4}^{2-}$:1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有空气)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相连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整个过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注射器活塞向左运动,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12mL处.
(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整个过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最终停留在注射器的8mL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 b千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frac{1}{16}$作为标准,则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frac{8(b+a)}{b-a}$B.$\frac{16(b+a)}{b-a}$C.$\frac{8(a-b)}{a+b}$D.$\frac{a+b}{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根据如图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属于无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