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 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 碳酸―→水+二氧化碳
C 【解析】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C、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正确; D、该反应不是氧化反应,故错误。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2.3.2.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硒(S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相对稳定结构 B. 核电荷数为34
C. 共有4个电子层 D. 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
A 【解析】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6,不是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34,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共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七校联考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质子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S2﹣6NaCl离子 【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1)所表示的粒子是硫离子,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符号为S2﹣,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2)质子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分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白烟 4P+5O22P2O5 (2)压强 (3)冷却 【解析】 试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其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A. 红色油漆 B. 红磷
C. 氧化铁 D. 高锰酸钾
B 【解析】 除去氧气,不引新入新的气体杂质,要求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为固体。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从而达到去除微量氧气的目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同步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沉淀质量/g | 0 | 1 | n | 3 | 4 | 5 | m |
则m=________。加入10g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2g5Na2CO3+CaCl2=CaCO3↓+2NaCl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与碳酸钙反应的HCl的质量=50g×7.3%=3.65g,结合方程式可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图表可知前10gNa2CO3溶液加入后没有生成沉淀,是Na2CO3与过量的盐酸反应,之后每消耗10gNa2CO3溶液产生1g沉淀,所以n=2,再根据氯化钙的质量分析生成沉淀的最大量,分析m的数值。...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质量(g) | 16 | 4 | X | 24 |
A. X的值为5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甲、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4:1
D 【解析】 A、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求出待测处的数值即反应后丙的质量,8+32+5+4=16+4+x+24,x=5,正确; B、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甲的质量反应后增加了:16g-8g=8g,所以甲是生成物,生成了甲的质量为8g;乙的质量减少了:32g-4g=28g,即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28g;丁的质量增加了:2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60g降温结晶B>A>C 【解析】 ⑴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P点含义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⑵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t2℃时,将1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是10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0g;⑶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时会结晶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O | CO2 | CuO | O2 |
B | CuSO4 | H2SO4 | HCl | Fe |
C | NaCl | Na2CO3 | KNO3 | NaOH |
D | CaO | CaCO3 | Ca(OH)2 | 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