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做制冷剂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氢气作高能燃料
D、铜丝作导线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A、从干冰做到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去分析;
B、从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固体,是物理性质去分析;
C、从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可作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化学性质去分析;
D、从铜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去分析;
解答:解:A、干冰做到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B、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固体,是物理性质;故错误;
C、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可作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由于铜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关系,物质的用途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体现物质的用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提出假设】假设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假设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质量;
 假设三:
 

【实验设计】
实验Ⅰ:称量铁丝,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铁丝,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固体质量.
实验Ⅱ: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  号实验Ⅰ实验Ⅱ
反应前m1gag
反应后m2g(大于m1g)ag
【实验结论】
甲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Ⅰ可知假设2成立;
乙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Ⅱ可知假设1成立.
【分析评价】
(1)你认为
 
(填“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
(2)实验Ⅰ反应前的质量是
 
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
 
的质量.
(3)这两个实验中,实验
 
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说明另一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
 

(4)在比较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应包括参加反应或生成的
 
的质量,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地区某些企业违反国家卫生规定,用回收的垃圾废纸,生产过程中经烧碱和荧光增白剂处理,生产劣质不卫生餐巾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它通常又被称为
 

(2)采访中工人说它“烧劲大”指的是它
 
性强;中学实验室中要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的原因是
 

(3)氢氧化钠固体有很强的吸水性,与生石灰按比例混合后称为碱石灰,是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写出生石灰吸水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填序号)①CO2    ②CO    ③H2     ④O2     ⑤SO2
(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设计】

【现象及结论】
①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③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并且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
1
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水B、空气C、液氧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下列物质:(1)过氧化氢溶液;(2)氖气;(3)稀盐酸;(4)碳酸钠粉末;(5)氧化铁;(6)空气  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1)属于化合物的是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数字“2”的意义:
(1)Ca2+
 
; 
(2)2Cu
 

(3)2CO2前面的“2”:
 
;右下角的“2”:
 

(4)
+2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2)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萨罗(Salol)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其中y=
 

(4)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BC D


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B、C、D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若一定质量的A和64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C和36g D,则A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灭火原理
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酒精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