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M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文字表达式为_____。若用该装置来制取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最好选_____(填装置序号)作为收集装置,其理由是_____。还需要一种用品_____。缺少该用品的后果是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应该放在_____(填仪器名称)中,在组装好仪器之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若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4)实验室用C装置制O2的优点是_____。用图示F装置收集O2应从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答案】试管 长颈漏斗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G 集气瓶底部要留有少量的水,而且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小木条 无法引燃铁丝 B 催化 锥形瓶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a
【解析】
(1)M装置是试管,b装置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试管、长颈漏斗;
(2)实验室使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酒精灯,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法。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若用此来制取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则收集到氧气的集气瓶中最好含有少量的水,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此时还应该在铁丝底端系一根小木条(或火柴),目的是引燃铁丝。故答案为: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G、集气瓶底部要留有少量的水,而且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小木条、无法引燃铁丝;
(3)实验室使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则可以选择发生装置中含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应该放在锥形瓶中。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因为该反应有气体生成,则应该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故答案为:B、催化、锥形瓶、检查装置气密性、D;
(4)使用C装置制取氧气,若液体药品不够了可以直接向长颈漏斗中添加液体药品。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该长进短出。故选a。故答案为: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探究。请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一)某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量筒内水 | 量筒内剩余水 |
250mL | 180.0mL | 129.5mL |
实验时该同学不是将铁粉堆在瓶底,而是将铁粉撒在浸润了氯化钠溶液的滤纸条上,再把该滤纸条贴在广口瓶内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优点:一是没有污染,二是_________________。
(二)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1、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发生该实验现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将点燃的镁条伸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镁条继续燃烧,请你写出一个对燃烧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注:浓硫酸只吸收水分,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吸收水也可吸收二氧化碳)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蜡烛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4 | 184.1 | 216.6 |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装置Ⅱ和装置Ⅱ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经典赏析]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
A 汞俗称水银,常温下呈液态,安全无毒 B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 反应生成的氧化汞是固态,不影响压强 D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图2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_____。(填一点即可)但是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低于21%。
(3)(提出问题)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为什么低于21%?
(进行猜想)①装置漏气;②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4)(实验与交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5)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趋势。
(5)(实验探究1)已知,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一般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无法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铁在常温下可以和氧气、水生成铁锈)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的主要优点_____(填字母)。
A 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 B 铁丝生锈比红磷燃烧反应更快 C 反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准确
(6)(实验探究2)小明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131mL | 90.0mL | 63.4mL |
(7)(拓展延伸)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写出生成铜绿的符号表达式_____。
(8)请计算: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H、H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1H、2H、3H.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H,制造氢弹要用2H、3H.请据图回答:
(1)1H、2H、3H三种原子中,_____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2)2H2与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H2O.写出3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在图2所示的小方框中,把3H2与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但却是氧化反应的是( )
A.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碳酸氢钠
碳酸铵+二氧化碳+水
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D.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 将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 在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已知:Ca(OH)2+Na2CO3=CaCO3↓+2NaOH)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b NaOH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______.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______保存;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符合下列题意的微粒化学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
(1)2个钠离子_____
(2)2个氧气分子_____
(3)2个氢原子_____
(4)2个碳酸根离子_____
(5)氧化铝_____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7)在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中标出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
(8)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