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小天用47.4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生成二氧化锰8.7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依据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
(2)根据氧元素守恒,计算出反应会固体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然后计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87  32
                 8.7g x
        $\frac{87}{8.7g}$=$\frac{32}{x}$
       x=3.2g
(2)47.4g×$\frac{64}{158}$-3.2g=16g
所以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6g}{47.4g-3.2g}$×100%=36.2%.
故答案为:(1)3.2g;
(2)36.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X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C物质的名称为一氧化碳.请分别列举出一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功与过:功冶炼金属;
过污染空气.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B+X: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A+C→B: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近几年,我省大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有些旱区村民靠打深井取用地下水.
(1)小敏家打了口深井,看到抽出的水,他急切地接了一杯,发现水有异味,小敏立刻想到可用木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作用.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2)身处旱区的我们该怎样节约用水?洗衣水拖地(请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实验时剩余气体B通过加热的试管易发生爆炸事故.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轻微爆鸣声,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如图1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可能是二氧化硫气体溶解在水中导致试管内压强减小.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用等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做相同的实验作对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含碳元素的物质使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1)如图是几种碳单质的结构示意图.

C60的结构示意图C(填序号),A与B所表示的物质性质有明显差异的本质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活性炭可用语防毒面具,是因为它有吸附性;
(3)一种由碳、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作为有机溶剂,其中碳为+4价,氯为-1价,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Cl4
(4)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也有有利的一面,例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要使SO2和SO3相同质量,则SO2和SO3的氧元素质量之比(  )
A.1:1B.3:2C.2:3D.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现有5.6g不纯的铁,当它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映后,生成0.2gH2(  )
A.铁中可能含有碳和锌B.铁中可能含有铝和铜
C.铁中可能含有碳D.铁中可能含有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
A.甲烷   B.活性炭   C.食盐   D.维生素  E.小苏打   F.烧碱   G.熟石灰
(1)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G;
(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可使食品松软可口,发酵粉的成分之一是E;
(3)能吸附有毒气体,常用于防毒面具中作吸附剂的是B;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
(5)在人体中起着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若缺乏会引起坏血病的物质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课上,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①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1);
②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③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
④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淡黄色固体是Mg3N2
【分析】
(1)图1中装着燃着白磷的仪器名称是燃烧匙;步骤①中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除去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
(2)步骤②中加水的目的是使钟罩内外气压一致,防止空气进入钟罩;
(3)步骤③中镁条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氮气的接触面积;
【结论】(4)镁在N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拓展】(5)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镁条在CO2中也能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反思】(6)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认识?请写一点: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