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防火、灭火和自救等安全知识是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验厨房煤气或天然气是否漏气
C、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使用热水器时要保持通风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
C、根据湿毛巾的作用分析;
D、根据燃气热水器所用的燃气一般为液化石油气或者是天然气分析.
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
B、煤气或天然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说法错误;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D、燃气热水器所用的燃气一般为液化石油气或者是天然气,两种气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其产特一般为二氧化碳和水,是没有毒性的.但如果通风不畅,会导致氧气不足,可燃物就会发生不完全燃烧而产生有剧毒的一氧化碳,正确.
故选B.
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回答问

(1)写出所指定的物质的化学式:A
 
; F
 

(2)写出上述①和②转化成其他物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列提供的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硒离子符号表示为
 

(3)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
(4)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加铁酱油”“加锌奶粉”“加碘盐”“含氟牙膏”,这里的铁、锌、碘、氟指的是
 
(选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5)“含氟牙膏”添加了氟化钠等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写出氟化钠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 (g)92221
反应后质量(g)x2621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x的值为6
C、B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反应中A、C物质质量比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大理石能与稀盐酸反应
B、纸张能在空气中燃烧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填写下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答有关反应的内容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简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物是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反应的现象是
 
铁丝放入稀硫酸中
 
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墨用于书写或绘制字画日久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前固体有316g,反应结束后,发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84g,回答下列问题
A、氧气的质量为
 

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