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B、
铜首表面产生铜绿
C、
   水蒸发
D、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变化;
B、铜能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
C、水蒸发时,只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淀粉水解时生成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新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年许多白酒爆出含有“塑化剂”.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化剂是氧化物
B、塑化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塑化剂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塑化剂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酸钾受热熔化后,会慢慢产生氧气
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保持不变
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通常情况下,鉴别氢气和氧气不可使用的方法(  )
①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和状态②分别闻气体的气味
③分别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④分别吹肥皂泡.
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硝酸    纯碱      食盐
B、醋       石灰水   碳酸钠
C、硫酸   氢氧化钠   钡餐
D、硝酸钾   火碱     碳酸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
P
?
2O5、H3
P
?
O4
B、
N
?
H4Cl、H
N
?
O3
C、
Mn
?
O2、K2
Mn
?
O4
D、
Cl
?
2、Na
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或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可分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
 
(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点燃═3N2+4H2O+2CO2.请回答问题:
(1)R的化学式为
 

(2)若反应中生成144吨水,则同时生成CO2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