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发现稀 H2SO4 与 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于是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1)将pH试纸伸入某 NaOH溶液中测定NaOH溶液的 pH,测得 pH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将一定量的稀 H2SO4加入该 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 pH,pH=7
方案二:向盛有 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结论:稀 H2SO4与 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上述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
(3)甲酸(HCOOH)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甲酸在热的浓硫酸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CO和_____(写化学式)如图是制取CO,用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同时收集尾气中的CO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C装置内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若没有B装置,则不能达到检验气体产物的目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③E装置可起到收集 CO的作用,实验结束时,E中有部分溶液进入到F烧杯中,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溶质的成分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4)工业上冶炼 150吨含杂质为 2%的生铁,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___?
【答案】大于 2NaOH+H2SO4=Na2SO4+2H2O 不能将pH试纸伸入某 NaOH溶液中测定NaOH溶液的 pH,会污染溶液; H2O Fe2O3+3CO 2Fe+3CO2 甲酸(HCOOH)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若没有B装置,甲酸先和D装置中石灰水反应,D中石灰水可能不会变浑浊,无法检验C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取适量F烧杯中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取上层清液加酚酞;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滴入酚酞的上层清液变红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说明原试管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62.5
【解析】
方案一:(1)将pH试纸伸入某 NaOH溶液中测定NaOH溶液的 pH,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 pH大于7;
(2)将一定量的稀 H2SO4加入该 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 pH,pH=7
方案二:向盛有 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结论:稀 H2SO4与 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上述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不能将pH试纸伸入某 NaOH溶液中测定NaOH溶液的 pH,会污染溶液;应该用干燥、结晶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产出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3)甲酸(HCOOH)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甲酸在热的浓硫酸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该反应中甲酸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应是CO和H2O
①C装置内玻璃管中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发生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
②若没有B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则不能达到检验气体产物的目的,原因是:甲酸(HCOOH)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若没有B装置,甲酸先和D装置中石灰水反应,D中石灰水可能不会变浑浊,无法检验C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E装置中可起到收集 CO的作用,同时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束时,E中有部分溶液进入到F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溶质的成分中含有NaOH;
实验步骤:取适量F烧杯中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取上层清液加酚酞;
实验现象:白色沉淀产生;(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滴入酚酞的上层清液变红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说明原试管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解:设需要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x。
x=262.5t。
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262.5t。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该过程中气体应从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端通入。
(4)若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应该从__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 FeCl3、Na2CO3、Ca(OH)2、Ca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BaCl2 溶液、Ca(NO3)2 溶液和 NaNO3 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探究步骤如下:
甲同学得出结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一定有 CaCO3。
(2)乙同学取(1)中少量上层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得到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Na2CO3,则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得到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CaCO3 的结论,他认为碳酸钙还有可能来自于白色粉末成分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确认白色粉末的成分,丁同学另取(1)中少量上层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做了如下实验: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由此得出,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化学式)。
(拓展反思)①丁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为了完全除去碳酸钠,以下物质中可以代替氯化钙溶液,同样可以顺利进行原实验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BaCl2 溶液 B、Ca(NO3)2 溶液 C、Ca(OH)2 溶液 D、稀盐酸
②该包白色固体粉末的可能情况有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背景信息)
a 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3Fe2(SO4)3+12NH3H2O=(NH4)2Fe6(SO4)4(OH)12↓(铵黄铁矾晶体)+5(NH4)2SO4
(1)步骤③中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硫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
步骤①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是二氧化碳变化,曲线②是氧气变化
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C.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A.该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B.该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该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曾以不同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
(1)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___________。
(2)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掌握多种金属的技术。
①比较两种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和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l2O3)的方法冶炼铝,Al2O3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____ (填序号) 非常好。
A 可塑性.
B 机械性能
C 抗腐蚀性能
(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反应生成疏松的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原料的成本
b 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c 金属的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
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