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在反应中易__(填“得”或者“失”)电子,变成__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D中X=__.
(2)请从②中提取一条和数字有关的信息__.
(3)图中②与A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
(4)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__.
(5)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填序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2)今天是小红爸爸的生日:
①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红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
②小红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羊毛围巾。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检验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妈妈说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
(3)航母外壳使用的是钢铁材料井用涂料将钢铁材料覆盖,使用涂料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接触而锈蚀。
(4)我国科技迅猛发展,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1)在A处放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
(2)若A处放置浓盐酸,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氯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2)两种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写出一个)。
(3)氯气的化学式为Cl2,其中的“2”表示_____。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该小组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并对料浆澄清液(“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关于滤液的猜想)
小东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2CO3、Ca(OH)2
小西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Na2CO3
小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Ca(OH)2
小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___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探究)
(2)根据实验①可知___的猜想不成立,根据实验③可知___的猜想成立,通过实验②无法判断小西的猜想能否成立,理由是__.
(应用拓展)
(3)松花蛋味道鲜美,直接食用稍有涩味.将松花蛋蘸食醋食用,则味道更为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去除涩味的原因__.
(4)松花蛋生产中可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烧碱要密封保存,理由是__(填序号).
A 烧碱易吸水潮解且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B 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5)假设小西的猜想是合理的,如何检验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操作及判断方法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采用降温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时,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
C.40℃时,两种物质的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
D.将60℃时硫酸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可以采用升温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直饮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活性炭颗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太阳光光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最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光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的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下图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时,将4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
③30℃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多角度看物质可以提高对该物质的认识。
(1)Na2CO3俗称______________。
(2)从类别看,Na2CO3可以看作是某种碱和某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从用途看,Na2CO3可制备某些物质。如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