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将质量分数为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
A.19%B.50%C.60%D.70%

分析 根据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来分析.

解答 解:将质量分数为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大介于20%到80%之间.观察各选项可知,A不可能.
故选A.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介于二者之间,谁的质量大就偏向于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先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金属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加入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实验一:把金属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溶液中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在X片表面无明显变化Y片表面无明显变化Z片溶解,表面有无色氢气产生,溶液最终无色
(1)Z与硫酸反应后,生成+3价金属离子,写出实验③的化学方程式2Z+3H2SO4═Z2(SO43+3H2↑(金属就用Z表示);
实验二:为了比较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把X、Y两种金属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在X丝表面有银白色的固体析出在Y丝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2)通过实验二并结合实验一的现象分析,可得出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X>Y.
实验三:同学们接着对“Z丝和硫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相同质量的Z丝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反应的温度Z丝消失的时间/S
320500
620300
63080
(3)实验⑦和⑧表明:该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
(4)能表明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⑥⑦;
(5)如果实验⑥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换为4%,请预测Z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300s<t<500s.
(6)该实验除了用Z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的方法外,你还能提出的一种新的方法是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气体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要密封保存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B.NaOH固体,防止潮解和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2)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氢氧化钙“队员”(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t的贫铀弹,使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质子数为92,则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38B.146C.136D.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互为同位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四种(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其中,化学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他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中只属于阴影“3”处的化学反应是(  )
A.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B.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C.NaHCO3+HCl=NaCl+H2O+CO2D.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10203040506070
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3737.337.8
碳酸钠12.221.839.753.2
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138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物质是碳酸钠饱和溶液;
(4)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②④(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      ②加溶质硝酸钾      ③加水      ④恒温蒸发水
(5)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对上述提纯后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A(填序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