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性
吸附性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2)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烤焦是因为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3)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擦干,再用沾油的抹布拭擦防止自来行车生锈的原理是
使铁与水隔绝
使铁与水隔绝

(4)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灰色
灰色
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氮肥
氮肥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磷肥是灰色的,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从而使红糖脱色变为白糖,故填:吸附性;
(2)木头表面烧焦能转化生成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能使埋入地下的木桩保存较长的时间,故填: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3)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清洗后擦干并用带油的抹布拭擦能使铁与水隔绝,起到防锈的作用,故填:使铁与水隔绝;
(4)观察颜色,灰色的是磷肥,而氮肥中的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氮肥,故填:灰色,氮肥.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以及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7、2008年“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1)水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营养素之一.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中的净化方法有(写一种)
过滤或吸附、消毒等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下面事实:
(3)古代用墨作的字画虽年深日久永不变色是因为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4)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可除去毒气是因为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
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
烟尘
烟尘

(2)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减少的成分为
氧气
氧气

(3)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
不易
不易
溶于水;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4)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氧气
氧气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水(水蒸气)
水(水蒸气)

(5)如果把自然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
氧气比氮气更易溶于水
氧气比氮气更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氧气
氧气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水(水蒸气)
水(水蒸气)

(2)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
不易
不易
溶于水;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3)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乳化
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石景山区一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
(1)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物质.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有机物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搬入新装修的房屋之前,可利用“光触媒”技术--用TiO2在光催化作用下将上述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室内空气污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4
+4

(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的新型“即热饭盒”.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Mg+2H2O═X+H2↑,X的化学式是
Mg(OH)2
Mg(OH)2
,推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3)在盒装月饼里,通常要放一小袋脱氧保鲜剂.将小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盛放的灰黑色粉末变成红棕色.小纸袋中的物质可能是
C
C
(填序号).
A.氮气        B.生石灰        C.铁粉        D.氢氧化钠
(4)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人服用后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