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铜制品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有绿点出现,其主要成分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现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
 

C→F的化学方程式为
 

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铜绿分解能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据此解答.
解答:解:铜绿分解能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A是氧化铜,D是硫酸铜;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水,E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D是硫酸铜,故填:CuSO4;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在农业上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推导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有关”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活动.
【分析与讨论】
(1)写出实验Ⅰ中①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观察到
 
的现象.可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2)实验Ⅱ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酸能否与
 
反应.实验中观察到:③号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④号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绿色.
【发现问题】氧化铜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成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呈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好试管中的CuSO4成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是绿色?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是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敏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试验台前.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如图中仪器a的名称
 
;b仪器的一种用途是
 
;请写出图中的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敏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3)如图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他失分的操作是
 
(填序号).
(4)第①步操作中,如果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
 

(5)若要求你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你将选择小敏抽到的考题中的仪器
 
(从A-H中选择序号回答)连接成一套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如图菜品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
 
.(填序号)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次氯酸钠(NaClO)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它的消毒原理是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如果保存不当,NaClO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Na2CO3)和次氯酸,致使消毒剂变质而失效.
①用NaClO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的方法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方法.
②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③写出NaClO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填空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个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Ⅰ.食品、药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1)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混有的重金属铬(Cr)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应理解为
 
(填“元素”或“单质”).
(2)青少年宜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素
 
的摄入量.
Ⅱ.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
 
污染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提倡使用环保袋.
(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填化学式)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Ⅲ.“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1)若“”表示一个氮分子,则“”表示
 
(填写符号).
(2)如图是水在太阳光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获得氢气的微粒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 I是表示
 
;过程 II是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2)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防止铁质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该措施防锈的原理是
 

(4)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①Fe、Ag、CuSO4溶液   ②Cu、Ag、FeSO4溶液   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5)化学小组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了如图废液处理:
①Ⅰ中的操作名称是
 

②写出Ⅱ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滤液的组成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选填“原子”或“分子”),上述过程中MnO2
 
作用.
(3)生成的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4)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并对用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吸收CO2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研究.

实验一: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的CO2的含量.
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50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0.394g.
资料: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②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1)上述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D的目的是
 

(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
 
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实验二:探究待测液中溶质的成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对待测液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2CO3、NaHCO3  ④NaOH、Na2CO3⑤NaOH、NaHCO3  ⑥NaOH、Na2CO3、NaHCO3
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氯化钙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NaOH+CaCl2═Ca(OH)2↓+2NaCl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实验验证:
(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2)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
 
,则猜想②正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