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写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④进行粗盐提纯时,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
(3)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NaOH溶液代替石灰乳模拟步骤①的生产过程,取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12g,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记录生成的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滴入上述NaOH溶液80g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Mg(OH)2沉淀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__。
MgCl2+Ca(OH)2=Mg(OH)2↓+CaCl2 玻璃棒 MgCl2 、NaCl 5.8g。 【解析】(1)海水中的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CaCl2+Mg(OH)2↓;(2)在步骤④进行粗盐提纯时,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3)①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图中A点时,氯化镁过量,氢氧化钠和氯...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九年级综合练习(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 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D. 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解析】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B.t1℃、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错误;C. 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 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B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在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镁条,振荡。
①宏观现象: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放热;
②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微观表征:加入镁条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
干冰 Mg+2HCl=MgCl2+H2↑ Mg2+ H+ 【解析】(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铜是金属,是由一种构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 (2)②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③在该反应中,氢离子形成了氢气,金属镁反应后以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故增加的离子是Mg2+,减少的离子是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MC B. 核内有115个质子
C. 是非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03
B 【解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可知,含有两个字母的应“一大二小”,故元素符号表示为Mc,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5,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商河县2018届中考二模(5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放有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到平衡后,向天平右边烧杯中加入2.8gCaO,若仍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应向左端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钙的质量是
A. 2.8g B. 5g C. 3g D. 3.2g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天平右边加入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总质量反应前后没变,相对于稀盐酸来说,溶液质量增加了2.2g,所以要保持天平平衡,必须使左边加入碳酸钙后,溶液质量增加也必须为2.2g。因为碳酸钙加入后和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选项A一定不正确。所以只需要对选项BCD其中一个进行计算验证即可。 CaCO3+2HCl═CaCl2+ H2O+CO2↑ 溶液质量增加 10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商河县2018届中考二模(5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兴趣小组在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B.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C. 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溶质NaCl和NaOH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D 【解析】A、图中A点所示溶液pH大于7,呈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错误; B、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正确;C、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盐酸过量,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和HCl,错误;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碱性逐渐变弱,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 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A 【解析】A、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与稀硫酸反应时,锌与稀硫酸反应比铁与稀硫酸反应剧烈,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根据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Zn→H2,Fe→H2,当铁片和锌片的质量相等时,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小,但是不可能减小到零,因为反应中不断生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菲律宾大学的Edwino Fernando和同事们发现一种新植物,它可以吸收大量镍元素,吸收量是普通植物的100到1000倍,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镍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镍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故B正确;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9-28=31,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